热线电话

实时新闻

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经营十大模式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8日  阅读次数:   次

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经营十大模式.

  (一)数字经济赋能型

    积极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加快推进乡村新基建,积极推进“浙农"系列、“浙有善育"“浙里康养"等数字化多跨应用场景在乡村落地,不断探索数字赋能促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新赛道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二)激发要素活力型

    聚焦“人、地、钱"等要素的良性循环和综合集成,联动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农业投资“一件事+明白纸"集成改革,全面优化乡村营商环境,让外来资本“引“进来、乡村闲置资源“动“起来、新兴业态“融“起来。

    (三)城乡融合共享型

     以“一老一小"民生服务为重点,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下沉,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乡村生活圈、服务圈、交通圈,推动乡村从“美丽"“富裕"迈向“宜居"“幸福”,让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可及。

    (四)三生共融低碳型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生产、生活、生态,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强化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微改造,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低碳理念,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

生活有机融合。

    (五)特色产业植入型

    因村制宜引导乡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多元价值,打造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效和村民增收齐头并进。

    (六)美丽经济经营型

    把“千万工程"建设的美丽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探索投、建、管、运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闲置农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研学、养生养老、创意文化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投资主体多元、利益联结紧密的新机制,激活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振兴一方乡村。

    (七)片区组团联合型

    着眼区域优势,突破乡村建设单村资源禀赋困境,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探索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多个村庄组团式、片区化联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共谋、项目共推,变“一村富"为“村村富”、"一处美"为“一片美”。

    (八)筑巢引凤平台型

    建设共享办公、共享创业空间,联动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凝聚乡村能人、大学毕业生、农创客、科技人才、专家学者等多方人才,探索建立新型乡村产业发展、管理治理机制,协调共建美丽幸福家园。

    (九)文化振兴气质型

    深挖地域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延续二十四节气等优秀农耕文化,建好文艺传承队伍,创响乡村文化品牌,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充分发挥优秀乡土文化在文明乡风中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群众身有所寄、心有所属,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富。

    (十)党建引领四治型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变“任务命令"为“主动参与",让"村里事"变成"家家县事”, 激发乡村建设“原动力”,筑牢乡村善治“好基础"

附: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征集令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蓝皮书课题组、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和美幸福乡村(北京)建设有限公司等相关媒体和行业组织单位,启动实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2023—2025年)》,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基地,广泛宣传各地的文明风尚、产业发展、和美乡村等典型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理事长马培华,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十四届全国人大常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王刚,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张天佐,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原农业部总农艺师、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孙中华,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草局原副局长刘东生等领导现场致辞,并对乡村振兴品牌节作出重要批示。

  展乡村振兴壮丽风采,聚农业强国澎湃力量!为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展示各地“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效和崭新风貌,开展第三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五好两宜”为基本标准,开展以“富裕、生态、美丽、健康、智慧、平安、文明和奋进乡村”为重点内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第三次征集活动,结合联合编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价标准》,推进中国式“三农”现代化协调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征集对象和条件

  以县区级单位为征集对象。

  围绕“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的“五好两宜”的目标,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建设有效途径。

(一)党建引领

(二)产业兴旺

(三)生态优美

(四)治理有效

(五)特色显著

三、征集方式

  本次宣传征集活动面向全国,采用推荐与自荐两种方式。

(一)单位推荐征集

  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各市县人民政府或组成部门、中央新闻单位及其所属部门、全国及地方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可以推荐本行政区域内、联系报道过、服务范围内的示范基地。

(二)自荐征集

  可以通过自荐方式参与征集。

四、征集资料

一)文字材料

1.填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推荐(或自荐)表》,推荐单位需标明并盖章。

2.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推荐(或自荐)材料一份(通讯体裁,600字左右,适合对外宣传),可额外附加文字材料。

(二)图片资料

1.展示乡村产业、环境、人文、生活现状的图片一组(5-10张);

2.反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建设过程的图片一组(5-10张);

3.作品不限拍摄设备(手机、相机均可),JPG格式,每幅作品应大于2M,不超过10M。

(三)视频资料

自主选报,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MP4格式,清晰度不低于720P。电子版请于2024年3月31日前,发送到《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指定邮箱13801221307@139.com。推荐表加盖公章后发送电子版。上述资料必须真实,不得虚构和夸大。

五、征集程序

1.登记初审

2.组织初选

3.复核确定

4.发布宣传

六、联系方式

申报负责人:韩主任

电话:13801221307

邮箱:13801221307@139.com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

和美幸福乡村(北京)建设有限公司

2024年2月3日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推荐(或自荐)表

申报名称

请填写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单选

£政府机关 £科研单位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军队系统 £个人 £其他

申报类别

 

£产业振兴典型案例

£人才振兴典型案例

£文化振兴典型案例

£生态振兴典型案例

£组织振兴典型案例

£社会责任典型案例

£品牌兴农典型案例

£科技强农典型案例

£名企助农典型案例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

单选,最终类别可能以实际情况调整。

单位负责人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人

姓名


联系电话

需电话畅通以便核实信息

通讯地址


推介词

25字以内,一句话概括推介案例。品牌兴农典型案例请提及品牌名称。用于乡村振兴品牌节及案例汇编,请慎重对待。参考:培育莱阳味道千亿集群,探索业兴民富莱阳路径

推介官


案例简介

请以【申报名称】为对象进行填写。

1000字以内,是专家推介评审及案例汇编的重要参考。

建议从案例背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和创新做法等方面进行填写。

案例图片

1-3张,请确保图片高清且无侵权情况。企业可上传一张高清版logo图片。

单位声明及

授权书

本单位/本人,蓝字请替换申请参加《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承诺合法有效存续,提交的信息资料真实无误。保证参加活动期间无违反公序良俗行为、无违法犯罪行为。

授权人:本单位/本人,蓝字请替换,授权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为被授权人,享有相应著作权的图片(以下简称授权作品),授权事项如下:

1.授权权利及授权内容:

授权人授权被授权人将授权作品用于被授权人所拍摄的影视、视听节目、网络节目中;将授权作品用于被授权人或者被授权人关联主体的网站中;将授权作品用于被授权人自行或联合第三方的出版物、刊物中;以其他合理且符合行业惯例的使用方式使用授权作品。

2.授权期限和授权地域范围:

授权期限为永久,授权地域范围为全世界。本款约定是指仅在本授权书约定的范围内,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可以永远在全世界使用授权作品制作节目、出版物,也可以将含有授权作品的节目、出版物在全世界范围内永久进行发行(如在网络或者境内、境外的电视台播出),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授权人同意,被授权人就上述其拍摄或制作的影视节目、视听节目、网络节目、出版物、刊物等享有完整的著作权,有权自由使用并处分上述影视节目、视听节目、网络节目、出版物、刊物等。

授权人保证享有充分完整的权利向被授权人进行上述授权,保证授权内容不存在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或者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授权人将独立承担相应责任,如因此给被授权人造成损失的,授权人应负责赔偿。

特此授权。

申报单位/授权人:申报单位/个人,蓝字请替换

                                 签章:           

2024      

推荐单位

县处级以上单位或本地农业主管部门

单位联系人

姓名


联系电话


职务/职称


推荐意见

上述材料完整有效,符合本次征集活动申报条件,特此推荐!

推荐单位:县处级单位以上或本地农业主管部门,蓝字请替换

签章:           

2024      

申报步骤:填写表内信息及盖章后扫描为PDF电子版,将此表的WORD版本及PDF版本上传到申报入口页面,文件命名方式:【申报奖项名称+单位名称】。